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新化分院談疝氣修補手術一勞永逸

民意日報記者黃天辰報導/年過五十的先生,與太太在市區經營小吃攤,偶然一次在店裡搬運食材,突然感到右側鼠蹊部一陣不舒服。幾個月後,這種悶痛感愈來愈頻繁,特別是在搬提重物或是久站之後更嚴重,非得要坐下休息或平躺才能改善。尤其在用力時,右側鼠蹊部常常膨出一大坨腫塊,必須在平躺放鬆時,才能推的回去。時間一久,夫妻間便有了嫌隙,太太不時嘮叨先生偷懶,動不動就要休息,先生也嫌太太不能體諒他所承受的痛苦。
  王先生的症狀為典型的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在門診經過充分的解釋,並解除病患心中對手術的疑慮,王先生便下定決心接受手術。手術過程相當順利,術後隔天便可出院。雖然病患恢復迅速,但術後一個月內仍須嚴格限制任何的激烈運動及負重。一個月的復原期後,王先生終於又可以像往常一樣辛勤工作,夫妻再也不用為『疝氣』吵架了!
    台南醫院新化分院今(22)日舉行疝氣修補手術記者會,由醫師呂維勛主持介紹,呂醫師專長消化外科手術、肛門手術、內分泌外科、腹腔鏡手術、外科急重症。曾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
    呂醫師表示,疝氣,是我們一般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廣義的疝氣,是指身體裡的器官,經由腹壁與體腔上先天或後天的缺口,膨出到不正常的位置所造成。因此,除了腹股溝疝氣外,其他還有股疝氣,臍疝氣,切口疝氣等等。
   呂醫師表示, 腹股溝疝氣,是所有疝氣中最常見的類型,也是一般民眾所說的「脫腸」或「墜腸」,可以將其細分成「直接型疝氣」與「間接型疝氣」。「間接型疝氣」是由於胚胎發育過程中,睪丸由腹腔進到陰囊所經通道閉鎖不全造成。導致腹腔內的器官經由此通道,進入腹股溝或是陰囊內。一般而言,「間接型疝氣」多好發於小孩或青少年。 「直接型疝氣」則是腹壁肌肉退化或遭受破壞,再加上腹股溝是腹壁最薄、且受力最大的部分,腹腔的器官多由此弱點膨出。「直接型疝氣」多好發於老年人,或工作性質上需負重的行業,如運動員或搬運工人。其他相關的因子,例如習慣性便秘、慢性咳嗽、抽菸等,皆會增加疝氣之風險。
   呂醫師表示, 病人常見之症狀:單側或雙側鼠蹊部膨出,鼠蹊部疼痛。這些症狀會在久站或腹部用力時,更加嚴重。通常在平躺休息之下,症狀會有所改善。疝氣囊的膨出物,以小腸最為常見。在休息放鬆下,多可自行推回腹腔。若無法及時推回腹腔,有可能演變為嵌頓性疝氣,導致腸壞死,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這兩種類型的腹股溝疝氣,症狀相似,臨床上不一定可以區分,甚至部分的病人是合併兩種類型的疝氣。但這兩種類型的腹股溝疝氣治療原則一樣: 『修補手術』是最有效的方法。雖然保守性治療,如減重、戒菸、穿戴疝氣帶等等可能會緩解疝氣惡化的速度。但保守性治療皆無法讓原有的疝氣『好轉』或『復原』!唯有接受疝氣修補手術,才能徹底處理這惱人的問題。
    呂醫師表示,目前疝氣手術的主流,是以人工網膜進行無張力型(Tension-free)的疝氣修補。以人工網膜做無張力型疝氣修補,與傳統的組織修補手術相比,無張力型(Tension-free)修補術大大減少病人的疼痛,也有極低的復發率(1%),可謂一勞永逸的方法。
    呂醫師表示,總結來說,疝氣雖是小病,不一定會為病人帶來立即危險,但往往對病人生活品質影響甚鉅。尤其若引發嵌頓性疝氣,會導致腸壞死,甚至會致命。現今因外科手術的進步,疝氣修補手術大多不需一個小時,復原迅速,再復發率也低。病患只要尋求專業協助,積極接受治療,便能重拾健康與自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