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日報記者黃天辰報導/以往人們多透過文獻、文物來認識歷史,其實唱片、膠卷錄音帶等記錄聲音的媒材中也蘊藏著豐富而多元的歷史資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在臺南)特別策劃「聽!臺灣在唱歌:聲音的臺灣史特展」,於今(29)日正式開幕,展出百年來臺灣許多珍貴的歷史聲音,邀請觀眾一起來「聽歷史」。
為了宣傳「聽!臺灣在唱歌」特展,臺史博首次走出博物館「快閃」。3月18日星期五下午 3點,臺南火車站大廳傳出悠揚的樂聲,在優美的大提琴和電子琴聲伴奏下,臺史博團隊引領現場大合唱「望春風」和「南都之夜」二曲,為繁忙的臺南火車站增添不一樣的溫馨氣氛。
「聽!臺灣在唱歌」特展展出不同年代的經典專輯與歌手英雄榜,無論是四、五年級或是六、七年級,都可在展場中找到屬於自己世代的專輯。此外,1914年臺灣藝人遠赴日本錄音發行的首批蟲膠唱片,也第一次在國內公開展出亮相。還有日本時代人類學者淺井惠倫在臺灣採集到的原住民歌謠,彌足珍貴。
有些聲音不屬於音樂的範疇,卻是社會共同的集體記憶,例如1930年代力倡臺灣自治的楊肇嘉 先生的演說、二戰時的轟炸機與偵察機錄音,還有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笑科劇」、懷念的電視與電臺廣告等,都記錄了不同世代的生活樣貌,反映出臺灣的庶民生活。
另外,曾經風行一個世代的愛國歌曲,例如〈保密防諜歌〉、〈只要我長大〉等,以及禁歌、地下電台與社會運動等過去不被政府允許的聲音,也在這次展覽中原音重現。
除了豐富的聲音資料與唱片,展場也陳列了難得一見的廣播電臺錄音室器材、古董唱片小玩具、以及自拆除的臺南中國城搶救出的「文夏音樂城」巨型看板。更值得親臨展場的是,一般人可能從未親耳聽過留聲機的聲音,本次展覽也特別讓觀眾有機會大飽耳福,能在現場實際聆聽、感受留聲機優雅醇厚的動人樂音。
臺史博長期致力於臺灣歷史重要影音資料的徵集、典藏與研究,並建置研究級資料庫「臺灣音聲一百年」網站。本次特展將其累積多年的音聲史料,轉化為一場融合聽覺與視覺、有聲有色的歷史響宴,呈現出臺灣社會文化多元而活絡的面貌,讓民眾能更輕鬆地閱聽歷史。展覽自即日起至105年11月27日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