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國際研究重大發現,中正大學開發基因治療載體,有效治療攝護腺癌


圖(中正大學提供):中正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教授張德卿(左)近期成功利用仿造人類多瘤性病毒殼體的蛋白質做為基因治療載體,放入了「自殺基因」,鎖定攻擊攝護腺癌細胞,有效抑制腫瘤生長,重大研究發現,獲刊登於全球基因治療領域前15%的頂尖期刊。

民意日報記者黃天辰報導/攝護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大,也是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由於攝護腺癌晚期病患大多使用荷爾蒙療法,往往轉變為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難以治癒而提高死亡率。中正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教授張德卿近期成功利用仿造人類多瘤性病毒殼體的蛋白質做為基因治療載體,不僅鎖定攻擊攝護腺癌細胞,也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而這項重大研究發現更受到國際矚目,獲刊登於全球基因治療領域前15%的頂尖期刊。

  治療攝護腺癌除了傳統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還有荷爾蒙療法。「雄性激素會導致攝護腺癌的生長,荷爾蒙療法就是斷絕雄性激素。」中正大學生醫系教授張德卿說,只是當病人病情進展到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的階段,代表癌細胞已經突變,對荷爾蒙療法產生抗藥性,因此發展新的治療方法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由於30年來專門研究人類多瘤性病毒之一的JC病毒,張德卿透過大腸桿菌的環境製造出類似JC病毒殼的蛋白質「JC類病毒殼體」,做為基因治療的載體。張德卿表示,基因治療常利用病毒對組織的專一性輸送基因,然而載體進到人體就如同大海,「如何讓載體抵達特定的地方,是基因治療比較困難的部分。」
  於是,中正大學研究團隊在JC類病毒殼體中放入了「自殺基因」。張德卿說,攝護腺癌有表現過多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利用PSA產生自殺基因,當JC類病毒殼體抵達攝護腺腫瘤時,就會啟動自殺基因攻擊癌細胞。由於自殺基因只對攝護腺癌細胞才有作用,也不會傷害其他正常細胞。
  目前該項研究在動物實驗已發現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不僅能彌補荷爾蒙療法失效,也能使用在攝護腺癌早期治療上,更發表於全球國際知名期刊《癌症基因治療(Cancer Gene Therapy)》。此外,在經濟效益層面,張德卿表示,JC類病毒殼體在大腸桿菌就能生產,大腸桿菌容易取得、價格低廉,且JC類病毒殼體不含病毒本身基因,不會誘發病毒性疾病,使用在人體相當安全。
未來張德卿將持續進行更多動物實驗的變因研究,並申請人體臨床試驗。「攝護腺癌有80%的可能會轉移到骨頭!」張德卿說,除了這項研究成果,由於長期與嘉義基督教醫院泌尿科合作,目前正根據醫師臨床經驗,進行JC類病毒殼體應用於骨頭轉移的基因治療研究,已有初步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