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大眾電腦董事長簡明仁與南大生談迎接挑戰與邁向成功

簡董事長鼓勵青壯年回鄉留鄉,但必須提供擁有自尊的自立自強的方法,包含適當的農產品及有門檻的生產技術


民意日報記者黃天辰報導/國立臺南大學於今(31)日上午特邀大眾教育基金會簡明仁董事長擔任博雅講座嘉賓,他以「現在社會問題:農村衰微」為主題,與學子探訪歷史,談論臺灣從荷治到日治時期,再到現代社會中的農民組合訴求。
簡明仁董事長為高雄鳳山人,其父為農民革命運動家簡吉。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後赴美取得加州柏克萊大學電機及計算機系碩、博士學位。過去曾擔任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研究員,現為大眾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財團法人大眾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演講一開始,簡董事長便提出簡吉、陳德興、侯朝宗、蘇清江、張添丁等五位臺南大學出身、投身農民運動的優秀校友,希望南大學子能夠繼承這項優良傳統,關心社會問題。接著,簡董事長連續拋出「哪個國家最早稱讚臺灣為FORMOSA」、「日治前四大農民革命」、「何謂臺灣民主國」、「日本人曾幫中國人推翻滿清」、「台南玉井命名的由來」、「日治時期四大反日事件」、「日治時期從事社會運動的環境」、「誰最早提出二個中國」、「二二八事件和毛澤東的關係」到「1950年到1975年的25年間,美國為何全力支援蔣介石政權」等十個橫跨五百年的問題,引領同學們思考這些和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息息相關的議題。隨後,簡董事長以「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二個保正五十斤」俗諺切入臺灣農民在經歷多年不公平壓榨後,終於應聲而起的農民組合八年抗爭(1924-1932),強調我們必須尋歷史真相,方能還前輩清白,讓我們一起努力「了解真相,放下過去,才有未來」。
簡董事長以1925年大甲農民組合的綱領之訴求為例,綱領中提及農產交易合理化、農民教育之發達、農村文化之開發;而現代農民雖看似有栽種的自由,實則受限於知識和設備工具、無法轉型升級,雖有買賣的自由,卻是受限於市場和行銷管道,無法得到合理的回收。因此,臺灣社會長期忽視教育和投資農村,造成農村中的年輕人口大量流失。簡董事長提出的解決方案以鼓勵青壯年回鄉留鄉,但必須提供擁有自尊的自立自強的方法,包含適當的農產品及有門檻的生產技術。而大眾教育基金會正嘗試建立這樣的模式:利用科技和管理來提升知識和工具,建立行銷管道來提高農產品的價格,幫助小農能擁有尊嚴的自力更生,深耕自己的家園,以實踐其父親對農民及農村的關懷。

簡董事長再以「香檳茸」的成功作為例子,希望在其他農村持續的投入資源,同時不斷宣導正道農業、推廣農村教育、創新農村文化。他談到在解決社會困難問題,追求共同利益的過程中,仍需要合乎公義,才是文明的提昇。他期勉現場學子踩著歷史的腳步前進,往臺灣社會應該追求的方向努力,必會有所成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