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肝功能異常-爆肝怎麼辦


民意日報記者李麗梅報導/「醫生,我肝功能不好…」隨著資訊普及,民眾對健康益發重視,不論是公司行號或個人都有很多機會接受健康檢查。然而檢查報告卻不容易了解,因此門診常有人帶著報告來詢問。很多時候異常的是所謂天門冬胺酸轉胺(GOT)和丙酸轉胺脢(GPT),但這兩個其實代表的是肝細胞受損的程度,可以說反應細胞本身的健康狀況;至於肝臟的功能有很多,例如合成蛋白質、酵素、荷爾蒙,儲存肝醣、製造膽汁、解毒等。常見檢驗肝臟「合成」功能的項目例如白蛋白(albumin)和凝血原時間(PT)。白蛋白和我們吃的雞蛋蛋白沒有關聯,它主要功能是運輸藥物、荷爾蒙、離子,維持血液滲透壓恆定,參與代謝及酸鹼平衡等。大部分的凝血因子都是由肝臟製造的,其中第七因子由於半衰期最短,如果肝臟功能有問題的話凝血原時間會最早反應出來。肝臟的代謝功能常用膽紅素來檢測:老化的紅血球會衰變成脂溶性的未結合型膽紅素,經過血液運送到肝臟,轉變成水溶性的結合型膽紅素,分泌至腸道,經腎臟或糞便排出。
郭綜合醫院肝膽胃腸內科醫師黃文威表示,這些檢驗比較適當的說法應該是肝膽生化檢,因為也有部分可以觀察膽道的狀態。至於民眾拿著健檢報告來門診,常見是哪些問題呢?通常我們會先詢問有沒有病毒性肝炎。若是以前就有,那就要看看最近病毒的活動狀態;若是沒有相關病史,就要了解一下有無危險性行為、共用不潔針頭、刺青、穿耳洞、鼻洞等等,因為B型肝炎和C型肝炎是經由血液、體液傳染。另外A型和E型肝炎是經過糞口傳染,所以該詢問旅遊史,例如造訪衛生條件比較落後的地區。第二會考慮藥物的部分,因為國人向來很喜歡服藥,藥物取得也很便利。雖然統計上造成肝臟問題的藥物以種類來說是抗生素最常見,但是民眾除了處方簽之外,隨手可得還有成藥、秘方、偏方、草藥等,種類繁多;有時甚至只覺得是保健食品,不認為自己吃的是藥物,因此很可能有低估的情形。再來會檢視喝酒的量:跟酒駕測試的標準比起來,會造成肝發炎的酒量低很多,男性平均每天30,女性20酒精,大約兩年,就有機會導致肝損傷。以台灣啤酒來說,男性差不多是每日頂多兩罐(330毫升x2),紅標米酒約1/5(135毫升);白蘭地或威士忌則約1/8(75毫升),金門高粱的話更只能喝1/12(50毫升)而已。再者常見的原因還有脂肪肝:這部分就要看體重是否過重,飲食習慣是否油膩、多肉、少蔬果,規律運動與否,或許有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疾病。民眾在就醫前,可以先就上述問題自我檢視一番,有相關資料例如藥物也可一併於就診時討論。
黃文威醫師表示,如果以上的問題都沒有的話,接下來可能需要抽血檢驗。由於成因非常多,第一次的檢驗報告有初步方向後,會針對可能原因再抽血進一步釐清,或安排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甚至內視鏡、肝切片也得考慮。尋找原因也許需要好幾次門診或檢查,請民眾能了解與配合。至於熬夜會不會爆肝?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不過爆肝只是一個流行語,非醫學用詞,目前也沒有直接證據。不過對於有肝疾病的人,是可能會加重或影響復。因此能夠維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還是十分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