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 星期三

逆風堅守、共築新生 丹娜絲風災紀實攝影特展登場




民意日報記者賴南賢報導/中正大學圖書館於25日舉辦「丹娜絲風災紀實攝影特展」開幕典禮暨紀錄片首映茶會,透過影像與敘事重現今年7月丹娜絲颱風對校園造成的重大衝擊,以及災後復原行動的點滴。特展集結校內各單位於風災期間拍攝的第一手素材,包括倒木景象、設施毀損、救災現場、校友與各界馳援、全校師生共同投入修復的身影、倒木再生作品,以及體驗步道,完整呈現中正大學從災後混亂到逐步重建的真實歷程。

開幕式中,蔡少正校長以「百年難遇的災難,也是生命教育的契機」為題分享。他表示,今年丹娜絲颱風重創校園,雖不願再度面對如此傷害,但這次經驗讓師生深刻體悟災難背後的反思與學習。他提到,本次展覽中,有一區是利用倒木再生的文創作品。許多折斷倒伏的樹木並未被丟棄,而是在全校協力下被回收再利用,製成戶外展示品與文創作品,其中甚至刻上〈心經〉,象徵從破壞中孕育新生命,讓校園記憶以更深層的方式延續。

首映紀錄片由傳播學系系主任管中祥教授與邱星瑀同學共同執導,以深度訪談與現場紀錄為主軸,呈現師生、校友、志工團隊與合作單位在災前與災後所展現的協力精神,見證中正在困境中所展現的韌性、行動力與團結。管主任分享,完成這部片的過程也是非常多災多難,「因為提供素材的來源多元,不同的影音格式、拍攝工具,整理起來很複雜。但影片中我們想呈現一個共同體的概念,這是影片中十分感人的地方,也希望透過這個影片看到這個大學真的是群策群力,心手相互協助,展現更大生命力的一個新的起點。」

立法委員蔡易餘也到場致意,他指出,丹娜絲颱風造成的災情之嚴重,甚至被網友形容宛如「侏羅紀公園」。但更值得肯定的是,中正大學展現了驚人的韌性與效率,迅速恢復校園功能,「相信在這場考驗後,大家將能攜手走出傷痛,共同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慈濟基金會嘉義聯絡處王壽榮師兄亦到場支持此次展覽。慈濟在災後第一時間即動員志工與慈濟大學國際學生南下協助,與中正師生、校友共同投入歷時數週的復原行動。校方表示,這份跨校、跨世代、跨文化的力量,是中正大學能在短時間恢復運作的關鍵。

開幕茶會有近百名貴賓及教職員生出席,除本校主管、蔡易餘立委、慈濟基金會王壽榮師兄,還有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李碧菁、民雄鄉公所陳怡如秘書、中正大學學術基金會陳金樹董事長和林文村董事、中正之友會詹詠順會長、校友總會高麗琴理事、EMBA校友協會代表莊閔喬,以及勞苦功高的總務處工作團隊。紀錄片首映後,與會者到展演廳前廊聆聽中正EMBA畢業校友、嘉義陶藝家楊惠玲介紹裝置藝術設計理念,並由歷史系博士生林君憲導覽攝影特展的背後故事。

圖書館表示,本次展覽希望讓更多人理解:災後重建不是單一部門的任務,而是整座校園、社會與合作夥伴共同努力的結晶。展覽於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展演廳前廊展出至20251231日,歡迎校內外民眾踴躍前往參觀展覽資訊如下:

展覽名稱:丹娜絲風災紀實攝影特展

展覽時間:2025/11/24() 2025/12/3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