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歸仁琴音愛歌Song購物節」盛大登場 永續同行 真善美歸仁魅力再現

 

民意日報記者李居奎報導/「歸仁琴音愛歌Song購物節」今(2)日上午於歸仁區熱鬧登場,活動內容豐富多元,結合綠色生活市集、環保闖關、歌王歌后PK秀與親子DIY體驗,透過商圈、學校與社區共同動員,推廣環保生活與永續理念,同時活絡在地產業,營造幸福城市的氛圍。市長黃偉哲親自出席主持開幕,與民眾熱情互動,現場氣氛熱烈,並呼籲市民以行動支持在地消費、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黃偉哲市長表示,「歸仁琴音愛歌Song購物節」是歸仁商圈推動大型行銷活動的亮眼成果,不僅展現地方產業的多元創意,更讓永續與環保理念深植人心。歸仁商圈雖成立時間不長,但憑藉堅強的凝聚力與行動力,展現出旺盛的地方動能。市府將持續透過行銷推廣、補助資源與節慶活動,協助商圈成為結合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提升的推動引擎,讓市民購物同時也能支持在地產業,共創繁榮與幸福的城市願景。

 

經濟發展局長張婷媛表示,本次購物節邀集歸仁商圈及周邊店家共同展售,主打在地好物,包括特色農產品、文創手作、低碳飲食與再生設計等,展現地方產業創新能量與綠色轉型決心。活動中特別設計「綠生活環保闖關」及「環保DIY手作體驗」區,吸引親子家庭熱烈參與,讓民眾透過遊戲化學習,體會回收減塑的重要性,讓環保行動自然融入生活日常。

 

歸仁商圈理事長陳興隆指出,商圈成立兩年以來歷經產業轉型與品牌整合挑戰,但在店家、農會與社區齊心努力下,已逐步打造出在地特色行銷平台。歸仁擁有釋迦、菱角與七甲花卉區等特色產業,本次活動特別邀請花卉老師現場進行DIY教學,展現在地花藝魅力。本次「歸仁琴音愛歌Song購物節」以音樂、生活與永續理念交織,展現歸仁在地的「真、善、美」精神,打造一場寓教於樂、幸福滿載的秋日盛會,讓更多人看見歸仁的文化魅力與商圈活力。

 

張婷媛局長進一步說明,114年度市府積極輔導全市35個商圈,提案參與經濟部活絡商圈補助計畫,每案最高可獲50萬元補助,協助商圈強化品牌形象與特色行銷。本次活動亦獲中央補助並結合市府經費挹注,讓歸仁商圈持續在品牌推廣與永續發展上更進一步。

 

「2025臺南購物節」活動正熱烈進行中,即日起至明(2026)年3月1日止,不論是發票或是收據,只要消費即可登錄抽獎,購物節系統會自動累加,滿50元系統就會給1個抽獎序號,即可獲得抽獎機會。從今(2025)年7月1日起的消費發票、收據皆可參加,包含公有市場、夜市掃QR code登錄也可抽獎,邀請大家一起用消費支持在地商家、抽好禮、拼經濟。

嘉城新浪音樂節 × 移民節聯手開趴 國際卡司與在地團隊多元共融

 

民意日報記者賴南賢報導/2025嘉城新浪音樂節暨移民節活動」,1日下午在嘉義市中央廣場熱鬧開唱,現場人潮湧動、氣氛熱烈。黃敏惠市長率市府團隊一同與市民朋友、新住民家庭及移工同歡。活動邁入第三年,規模與卡司全面升級,邀請印尼知名歌手Vicky Shu、越南人氣唱跳歌手黃輝雄Gemini Hùng Hunh,以及台菲新二代歌手KC施佳玲輪番演出,跨越國界以音樂唱出嘉義市多元共融、友善共好的城市精神。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是一座多元包容、彼此共融的城市,居住在嘉義市的新住民與移工都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夥伴。「嘉城新浪音樂節暨移民節」,不僅展現城市的文化活力,也讓來自各地的新住民與移工感受到家的溫暖。活動結合音樂、美食與多元文化交流,不僅撫慰思鄉情懷,也彰顯嘉義市的多元共融精神。嘉義市是一座不斷創新、充滿新靈魂的城市,在包容與尊重中持續向前邁進,讓每一位生活在這裡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與驕傲。黃敏惠市長歡迎來自各國就學、就業或結婚的友人落地生根成為嘉義人,也是「家己人」。

社會處長李思賢表示,截至1148月底,嘉義市新住民有5,598位,其中越南籍有1,094位,印尼籍223位,整個嘉義地區移民、移工有38,981位,「嘉城新浪音樂節」自開辦以來,已成為嘉義推廣多元文化的重要品牌活動。今年活動更是跨局處擴大結合移民節辦理,延續熱力規模,除主舞台演出外,下午同步開放「異國美食市集」,邀集大陸、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韓國、法國、祕魯、南非等新住民攤商共襄盛舉。現場不僅有多國料理與文化手作,還有在地樂團無酵餅、新二代街舞團、越美麗舞蹈團、媚麗旗袍隊等新住民表演團體等接力演出,讓民眾在音樂、舞蹈與美食中體驗嘉義的多元魅力。市府也持續透過跨局處合作推動新住民融入在地生活,並積極培力新二代的文化傳承與創作表現,鼓勵新住民及其子女展現才華。今年的音樂節正是這份努力的成果展現,讓更多人看見嘉義的文化自信與城市包容力。   

社會處表示,市府為減少文化落差,協助新住民於生活及就業面向,辦理生活適應班、識字班、職訓專班等,並設置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提供通譯主動關懷諮詢,協助其融入本市生活。另外為提升新二代的族群認同,推動新住民及新二代的培力,從母語文化講師、戲劇舞蹈、影音多媒體等不同形式,培養了許多新住民及新二代種子,至學校及社區進行宣導;並打造新住民及新二代展演平台,促進發揮社會影響力;市府也在108年成立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建構多元且友善的環境,完善新住民權益。

嘉義市從建城320至今的「+1」,象徵城市不斷前進與創新。市府將持續透過文化、藝術與社會參與活動,讓嘉義成為一座充滿文化底蘊與人文溫度的幸福城市,讓「音樂的節奏」成為嘉義永續前進的節拍。

嘉義家扶「一鹿港覺很好玩」親子共學營 222人歡聚鹿港共築幸福家庭時光

 


民意日報記者賴南賢報導/為促進家庭關係、實踐兒童權利教育,中心於112日舉辦2025「一鹿港覺很好玩」親子共學營,邀請服務家庭一同走出戶外、共享學習時光。活動當天共有72戶、222位親子共同參與,開營典禮由真如禪寺─了空無雲方丈、嘉義市陳家平議員、嘉義市顏翎熹議員服務處蒞臨現場勉勵,大家懷著興奮的心情搭乘遊覽車前往充滿歷史人文氣息的鹿港老街與優格餅乾學院,在遊玩與體驗中重新連結家庭關係、學習尊重與傾聽。

  活動安排以「親子共學」為主軸,由中心15名社工帶領家庭前往優格餅乾學院,家長與孩子們穿上圍裙、捲起袖子,一起動手製作手工餅乾,體驗從原料選擇、揉麵、塑形到烘焙的過程,現場笑聲與香氣交織,氣氛溫馨愉快。隨後前往鹿港老街,透過任務單的闖關任務,讓親子們認識傳統建築、古老技藝與地方文化,感受古鎮的歷史魅力。

  活動中,社工也融入《兒童權利公約》(CRC)的四大原則——生存權、發展權、保護權、參與權,以淺顯易懂有趣的親子共做、闖關、共餐方式讓家庭學習如何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需要,鼓勵家長在生活中創造「讓孩子能被看見、被傾聽」的機會。許多家長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讓他們與孩子更親近,也重新學習如何用同理與尊重陪伴孩子成長。

  家扶中心表示,現代家庭生活步調快速,許多家長忙於生計與工作,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限。透過這次親子共學營,讓家庭有機會走出日常壓力,放慢腳步、用心交流,體會「陪伴」的重要,藉此讓更多家庭了解兒童權利的精神,並在生活中實踐,讓孩子在安全、有愛的環境中成長。

  活動順利舉辦,特別感謝嘉義市政府、嘉義縣政府、真如禪寺、王靈宮五顯大帝廟、福添福基金會等贊助活動經費,讓家扶中心能持續推動服務,陪伴弱勢家庭建立穩定的親子關係,共同守護每一位孩子的笑容與希望。家扶中心秉持「及時的幫助、溫暖的關懷、基督的愛心、社工的專業」,期盼透過社會各界的力量,讓更多家庭在關懷中重新展翅,讓每個孩子都能被愛包圍,健康快樂地成長。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南市府強化山區及平地小型養豬場防疫查核 全面防堵非洲豬瘟入侵

民意日報記者彭惠美報導/非洲豬瘟疫情持續於國際間蔓延,為確保本市豬隻產業安全,臺南市政府農業局近期針對山區及平地20頭以下小型養豬場,啟動強化現場查核與輔導工作,全面提升生物安全防護措施,防堵疫情於源頭擴散。

 

黃偉哲市長表示,20頭以下小型養豬場多為家庭式飼養,場區設施簡易及飼養環境相對開放,若防疫觀念不足,極易成為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為此,市府已指派臺南市動保處及區公所防疫人員,深入山區及偏遠地區逐場訪查,重點查核項目包括:1、落實禁止廚餘餵豬政策;2、設置場區出入口消毒設施及定期使用有效消毒藥劑;3、異常死亡豬隻即時通報紀錄;4、場內車輛與人員動線管理是否符合生物安全原則,加強非洲豬瘟防疫作為相關宣導。

 

農業局李芳林局長表示,本市已完成小型養豬場查核,並強化場內斃死豬採樣監測工作,查核並非為懲罰,而是為協助業者提升自我防疫能力,臺南市政府將持續與中央農業部合作,並整合市府各局處及公所,全面提升防疫查核強度,嚴守非洲豬瘟防線,守護市民食安與畜牧產業安全。

 

動保處方川和處長呼籲,非洲豬瘟病毒致病力極強,一旦入侵將造成嚴重損失。請養豬戶務必遵守各項防疫規定,死亡豬隻應立即通報,嚴禁場外棄置或自行掩埋,以防疫情擴散;如發現豬隻異常死亡,請立即通報臺南市動保處防疫專線:06-6323039。

 

竹崎地區農會以遊戲闖關推廣有機友善,寓教於樂傳遞永續理念

 


民意日報記者賴南賢報導/竹崎地區農會今日在竹崎鄉公所舉辦的「竹崎柑橘節」活動中,特別規劃「有機友善推廣攤位」,透過趣味十足的闖關遊戲,讓民眾在遊戲體驗中學習有機農業知識,達到「知有機、吃有機」的推廣目標。

活動現場結合教育與互動,設計出多項寓教於樂的關卡,例如「農知大轉盤」與「神秘農園探險」等遊戲,讓參與民眾從中了解有機與友善耕作的概念,認識健康、安全的農產品從土地開始的重要性。大人小孩都玩得開心,氣氛熱鬧又充滿學習樂趣。

竹崎地區農會總幹事林孟怡表示,透過遊戲的方式推廣有機友善農業,不僅能讓消費者輕鬆理解有機栽培管理的理念,更能體會其對土地與環境永續的正面影響。她也期盼未來能持續以創新、有趣的形式推廣有機農業,讓更多民眾支持在地友善耕作,為環境與健康共同努力。

此次活動結合地方特色與教育推廣,展現竹崎地區農會長期深耕在地、守護農業永續發展的決心,讓「有機生活」不再遙遠,而是從每一次的學習與選擇中開始實踐。


躍動諸羅─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北香湖開幕 藝術融入生活日常

 

民意日報記者賴南賢報導/嘉義市立美術館與財團法人蒲添生雕塑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於北香湖公園設置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共計10件作品,讓富有韻律感的公共藝術作品與波光粼粼之湖岸形成共舞氛圍,將藝術美學融入民眾生活。今(1)日下午盛大舉行開幕儀式,黃敏惠市長率市府團隊與財團法人蒲添生雕塑文化藝術基金會蒲浩明董事長、蒲浩志館長成功大學蕭瓊瑞名譽教授、林國治美術館林虹昱館長等貴賓均出席開幕典禮,見證嘉義市文化傳承歷史性的一刻。

黃敏惠市長表示,藝術是城市最柔軟卻最有力量的語言,嘉義能夠成為「畫都」,正是源自一代代藝術家的努力與堅持。黃敏惠市長特別感謝蒲浩明董事長與蒲浩志館長無私分享的藝術精神,豐富嘉美館典藏,今日亦透過原件放大鑄銅製作銅像設置於北香湖公園,讓公園不僅是自然綠地,更成為結合運動與藝術的公共場域,也讓藝術不只存在於展館,而是融入生活、記錄文化與情感,成為城市日常的一部分。黃敏惠市長同時感謝所有為藝術文化奉獻的藝術家,讓藝術的火光在嘉義市持續閃耀,串聯歷史與未來,展現嘉義豐厚的文化底蘊與創造力。

黃敏惠市長提到,北香湖公園歷史悠久,「北香秋荷」早在西元1717年即列為《諸羅縣志》六景之一,清代為諸羅八景之一。市府斥資12.9億元來推動北香湖公園各項重大建設,結合親子遊憩、青少年運動、樂齡健康、寵物友善及文化藝術,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城市綠地新典範。讓這片古稱「北香秋荷」的諸羅八景重煥生機,成為嘉義市休憩觀光與生態共融的重要場域。

蒲添生雕塑文化藝術基金會蒲浩明董事長表示,父親蒲添生(1912-1996)認為:「人類的軀體,是大自然的縮影,在人體中可以找大自然的每個部分」。他終生投注於人體雕塑創作,是以現代主義寫實雕塑聞名的藝術大師。基金會於2022年捐贈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10件原作及其他作品共42件予美術館典藏。其中,「運動系列雕塑」為其晚期重要創作,靈感來自1988年漢城奧運會羅馬尼亞體操選手、素有「體操精靈」之稱的西莉瓦絲。這些作品展現人體力與美的動態張力,將雕塑的力量轉換為姿態,展現身體的律動、平衡、姿態的極限與美感。

文化局長謝育哲表示,嘉義市為木都、畫都,亦是人文之都,市區隨處俯拾皆可見到人文藝術地景,除了在市立美術館及博物館看得到大師作品以外,文化局音樂廳前的「望向山林─陳澄波戶外美術館」,興中街慈龍寺林玉山大師的五堵濕壁畫,如今再添一處北香湖公園的「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這些藝術園區除了是藝術教育學習的戶外基地,未來我們更將跨局處將陳澄波、林玉山、蒲添生等大師作品足跡、園區等整合為藝文觀光景點,讓遊客可以近距離就欣賞到藝術家的藝術資產。

美術館代理館長林金龍補充,今年11-12月我們將與本市學校合作,委託財團法人蒲添生雕塑文化藝術基金會規劃辦理「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導覽學習活動,讓學生夠近距離欣賞藝術家作品,引導學生親近藝術,理解藝術如何映照文化記憶與時代變遷。期盼蒲添生運動系列雕塑園區把畫都底蘊、運動精神與公共藝術結合起來,讓嘉義的人文特色更加豐富多元。

文化局表示,今年是嘉義建城321年,黃敏惠市長誠摯邀請各界貴賓,於1212日至28日一起來參加「320+1 嘉義市城市博覽會」。「320+1」象徵嘉義建城321年的歷史時刻,更代表著每個人都能為這座城市加值的理念。本次城市博覽會以「邀請來嘉義+1,加出你的美好總和」為核心主軸,透過城市空間的創新運用,讓民眾體驗嘉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目前正號召市民共同參與,開啟一場全市動員的文化行動,集結設計能量、凝聚市民共識,也邀請你我一同+11212日,讓我們相約在嘉義,來嘉義+1,體驗嘉義多元風貌與永續未來的城市願景。

 


集結中央地方力量 嘉義民雄「中樂及東榮聯合社區活動中心」新建工程啟動!盼厚植在地長照能量


民意日報者賴南賢報導/萬眾期盼的「嘉義縣民雄鄉中樂及東榮聯合社區活動中心新建工程」,31日吉時正式舉行動土祈福典禮。
       嘉義縣整體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突破 25% (即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位是長者),面臨極高的扶老壓力。期望在本棟活動中心落成以後,能為民雄長者提供更多照護服務與活動空間。
典禮於民雄鄉公所旁預定地隆重展開,由民雄鄉公所主辦,邀請到嘉義縣政府社會局副局長鄭美玲、民雄鄉長林于玲、代表會祕書、中樂與東榮兩村村長及地方仕紳等諸多貴賓,共同執鏟為工程祝禱,為聯合活動中心的興建拉開序幕。
    中樂村與東榮村作為民雄鄉的重要聚落,長期以來對於現代化、多功能活動中心的需求殷切。本案的啟動,即是為回應在地民眾對於長期照顧、集會活動及社區關懷的多元需求,尤其旨在充實地方長照服務資源,厚植社區整體服務能量。
    本工程由梁儀全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及監造,並由瑞騰營造有限公司承攬施工。工程總經費為新臺幣2,778萬9,500元,經費集結中央與地方共同投入,由衛福部補助新臺幣2,640萬元;嘉義縣民雄鄉公所自籌新臺幣138萬9,500元。
    本建物為二層樓的建築,總面積達350平方公尺。一樓規劃為日照中心,二樓設置社區活動中心,採公辦民營模式,邀請醫護專業團隊進駐運營,實現多元化在地長期照顧服務,嘉惠在地長者。
    民雄鄉長林于玲致詞時表示,中樂及東榮聯合活動中心的興建,是公所近年來最重視的民生建設之一。特別感謝衛生福利部大力挹注經費、嘉義縣政府社會局的指導與、各界民意代表的協助,再加上公所同仁的努力及地方志工的熱心參與,讓這項結合長照服務與社區功能的重大建設得以啟動。
    林鄉長強調,這座活動中心未來將成為中樂與東榮兩村的共榮核心,不僅提供寬敞的集會空間,更規劃配合中央長照政策,將成為結合日間照顧中心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多功能場域,提供村民更具可近性、普及與適足的長照服務,實踐「在地安老」的目標。
    隨著貴賓們在祥和的氣氛中完成動土儀式,象徵活動中心工程正式啟動。地方各界均期盼工程如期如質完工,早日服務鄉親,為民雄鄉的長照與社區發展寫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