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日報記者賴南賢報導/今(11)日市長黃敏惠在嘉義市議會第 10 屆第 8 次定期會進行市長施政報告, 黃敏惠市長一開始就感性地表示,在四年前有感嘉義市的發展遇到諸多挑戰,也聽到許多市民期盼嘉義市能變得更好,因此決定再次挺身而出,接下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責大任,四年來不斷調整步伐、拴緊螺絲,讓嘉義市回歸前進的軌道。今天透過施政報告,讓大家看見市府團隊與各界共同努力的成果,在經濟、生活及各項民調方面都屢創新佳績。
拚經濟
嘉義市營利事業銷售額連續三年創新高,分別為2019年2,311億元、2020年2,315億元、2021年2,537億元,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亦連續三年破百萬元,個人平均可支配所得也連續三年創下歷史新高,種種數據皆印證四年努力的成果;連鎖品牌如in89 豪華影城、老乾杯及IKEA接連抵嘉,持續吸引民間投資創造商機,並且全力輔導產業嘉義隊,帶動產業升級。
重大建設
鐵路高架化計畫車站主體工程已於111年3月31日動工,鐵路高架化工程總進度為45.8%,全力朝114 年底通車及115年全數完工之目標努力;辦理湖子內區段徵收、貨物轉運中心區市地重劃、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市地重劃、北港路兩側區段徵收等,促進都市整體建設發展及提高土地經濟價值,形成良好居住環境。
市府也積極闢設停車場,嘉北國小、義昌公園地下停車場先後開工,崇文國小停車場也持續招標中,全數預計113-114年完工;三大橋梁改建工程,華興橋、盧山橋先後於108年9月及111年11月開工,軍輝橋施工中,力求橋安、人平安。
另,「看不到的建設」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工程已全部動工,並榮獲內政部營建署110年度全國污水下水道考核評鑑第三組第一名表現傑出獎的優異成績;規劃興建3處社會住宅,合計505戶,實現居住平權;歷經20多年努力,民族國小西側公有土地第一期公辦都市更新案,市府與國城建設正式簽約下,成為中彰雲嘉地區第一個公辦都更成功招商引資案例。
交通觀光
全國唯一100%市區電動公車搭乘人次3年成長4倍,全國首發 YouBike
2.0E電輔車滿意度全國第1,Bus與UBike雙B讓旅客暢行嘉義更便捷,交通更永續;環市自行車道長度4年增加17.8公里,總長度提升至63.9公里,提升休憩環境;
日環食、光織影舞及台灣設計展滿滿人潮湧入嘉義市,呈現旅行新體驗,活化城市新經濟,隨著KANO遊客中心的啟用,觀光服務功能再提升。
美學設計
設計美學導入城市,藉由「文化新絲路」的概念串連嘉義文創園區、美術館及林業文化園區、總圖書館、舊監宿舍群等,讓人更貼近嘉義城市的人文底蘊;道將圳讓本市成為水與綠的城市,與民生公園融合,打造成光、水、樹、影,與自然共存、自在呼吸的公園綠地;中央廣場變身森林冒險遊戲場、中正公園成為遊戲百科全書,打造創意無限的公園2.0;嘉市體榮獲金點設計獎金點設計標章,支援多種語系,開放下載後,民間應用踴躍,如院線片海報、電視台報導等,皆能看到嘉市體的應用,讓全世界看見嘉義市的多元與精彩。
城市新生
2020年首屆地方創生年會在嘉義市, 2021年與民間歷經多次會議,共同提出四大創生提案,主動爭取中央資源補助,以創生助攻城市創新。2022年市府與民間通力合作,藉由創生小聚、Podcast錄製等方式,持續打開更多創生議題、聚焦新面向,例如獨立咖啡店串聯20家在地咖啡店共創嘉義風味,和以「跨域交流」作為出發點辦理「風格交換所(創生總店):我的靈魂選物」創生小聚,期盼讓跨域擾動在地能量,彼此合作開拓出更多采多姿的嘉義風格。
市府也改造遊民收容所變身有事青年實驗室、舊菸葉廠稅變青年夢工廠,透過多元培力讓青年成為新世代人才;「開嘉!Open Possible Market青年創業實戰主題市集」,以及「暗光鳥紀系列活動」,突破白天活動的限制,用設計美學以及文化創造力,點亮嘉義市的夜空。
社會應援
友善育兒環境,讓幼兒快樂成長;積極推動食農教育,連2年獲食育力五星城市,家長與學生最放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已增加至40個據點,亦成立9個花甲食堂提供長輩共餐服務,長輩最安心;全國首創優良餐飲業「金質獎」,守護你我安全;國中小全面啟用嘉e卡、全國首創守護嘉憶人、首創智慧巡邏箱以取代傳統巡邏箱,照顧到每一族群與世代的需求。
永續嘉園
永續嘉園成果亮眼,連續2年榮獲《今周刊》永續城市大調查的「永續城市特優獎」;空污管制,讓藍天日逐年增加、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啟用、推動住商節能智慧用電,節電率全國第2,落實低碳融入生活,實現永續宜居城市。
小城市大創新
透過十大旗艦計畫讓未來的嘉義市持續升級,以「三環三橫三縱新路網」,以及「雙鐵輕軌先行」的「生活新路網」建設城際交通運輸系統,並以強化經貿、交通、醫療、教育、居住等五大產業的「西區大發展」磁吸鄰近人口移居;由「文化新絲路2.0」、「舊城創新生」等方案領航的東區大進步計畫,打造「樂齡勇壯城」及成立「文化新基地」,並以「教育新世代」培植影響未來人才,以生育、托育等政策及成立新創設計中心「磁吸青世代」,並培養「影視新協力」帶動城市行銷及觀光人潮,並以「新永續淨零」為方案,向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邁進,並以「創新不斷、不斷創新」持續打造幸福的嘉義市。
黃敏惠市長最後感謝過去四年市民和議會的支持,與市府團隊齊心拼建設、拼經濟,近年來嘉義市經濟屢創新高,我們正在共同寫歷史,把過去的城市光榮感找回來了!
台灣有傲人的民主及經濟表現,而嘉義市就是台灣的縮影,立足於近來經濟繁榮發展,秉持民主精神讓我們跨越黨派、族群,共同為這塊土地努力與合作。
城市的發展是場不停歇的奮鬥過程,數百年的累積與傳承造就今日嘉義市,而產業、交通及生活等各項議題需要長期規劃與深耕,在過去的基礎下推動十大旗艦計畫藍圖,與大家作伙拼未來,為下個世代創造更好的生活,實現「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嘉義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