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札克以兒童為主體,鼓勵兒童組成議會,發表自己意見、學習自治與負責
民意日報記者彭惠美報導/「我是兒童 我有權利-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主題特展」巡迴展自即日起至11月1日於臺史博湖畔教室展出。為鼓勵兒少們展現兒童力、關心臺灣在地歷史、認識臺南地區不義遺址,展覽期間將辦理「最陌生的日常風景:如何標示生活中戒嚴時期的不義遺址」工作坊,歡迎高中職同學們上網報名參加。
國家人權博物館於去年推出「我是兒童我有權利-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主題特展」,呼應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並呼籲兒童是行使自身權利的主體,非國家、父母的附屬品。今年巡迴至臺史博,讓南部的民眾也能就近透過展覽理解人權與兒童權利的關連及精神。臺灣雖不是聯合國成員,仍努力將《兒童權利公約》納入國內法,於2014年頒布制定《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
本次特展展示兒童權利從忽視到關注的推動過程,從波蘭的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為起點,認識兒童人權的核心精神與內容,並從國際間的兒童權利演進歷程,反思臺灣過去白色恐怖時期,許多未滿18歲的兒少們遭受人權迫害的狀況,喚起大眾對於兒童人權的重視。並藉由看見兒童力的國內外案例,深刻認識兒童不僅是受保護對象,更是權利主體,具有參與社會的積極性角色。展場中規劃多種互動式設計,為了讓54條生硬的條文容易被兒童理解,更將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濃縮成16條精彩的文案,並邀請16位國內插畫家繪製兒童權利插畫創作,將生硬的條文內容轉化為易讀的圖像語言,讓參觀者從平易近人的語彙及參與式的觀展體驗中,深刻思考兒童權利的價值。
為鼓勵兒少們展現社會參與的兒童力、關心臺灣在地歷史、認識臺南地區不義遺址,10/31-11/1於臺史博辦理「最陌生的日常風景:如何標示生活中戒嚴時期的不義遺址」工作坊,第一日帶領學員討論不義遺址產生的歷史背景、第二日將實際走讀臺南市區的不義遺址後,分組討論如何為不義遺址進行告示牌或路標的製作與標示。藉由實地訪查、工作坊實作到最後的快閃行動,邀請高中職同學們一起來認識自己故鄉的歷史!名額有限,請儘早報名(線上報名網址 https://bit.ly/36eLEps )。更多展覽及活動資訊請上「國家人權博物館」(https://www.nhrm.gov.tw/)官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https://www.nmth.gov.tw/ )官網查詢。
「我是兒童 我有權利-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主題特展」展覽資訊: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湖畔教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日期:2020年9月30日至11月1日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週一休館)
「最陌生的日常風景:如何標示生活中戒嚴時期的不義遺址」工作坊資訊: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窩空間(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日期: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
時間:上午10點至下午5點30分
報名網址: https://bit.ly/36eLEp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