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天辰報導/署台南醫院新化分院今(2)日上午10時舉行「膝望」無窮:「膝關節特別門診」記者會,主講醫師戴大為,目前是新化分院骨科主治醫師、成大醫院骨科部暨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兼任主治 醫師、成功大學醫學系骨科學科兼任講師亞太膝關節醫學會秘書長。專長:膝關節疼痛、退化性關節炎、微創人工關節手術、骨質疏鬆、下背痛、坐骨神經痛、骨刺、五十肩、骨折、運動傷害。其門診時間為星期一、五下午、星期三上午。
八十二歲的陳 先生從年輕時就是以種芭樂維生,近十幾年來常常感覺雙腳膝蓋疼痛無力,尤其是在番石榴收成的季節,膝蓋的劇烈疼痛甚至讓他無法抬起裝了芭樂的扁擔。吳先生進診間時,雙膝貼滿了狗皮膏藥,並已嚴重變形。X-光檢查發現雙側的膝關節嚴重退化,須要置換人工關節。
退化性膝關節炎典型的症狀是患者常抱怨膝關節疼痛、關節變形、變大、變粗、甚至紅腫,而有時關節活動會產生雜音、關節活動受到限制等等。病人最常抱怨的是無法蹲(尤其是上下樓梯更是無力)。往往病患活動或站立太久,會感覺疼痛痠軟,最終症狀會日益明顯以至無法行走。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包含控制體重、生活形態改變、消炎止痛藥物、超音波導引膝關節內藥物注射、玻尿酸注射、關節鏡清創手術,及置換人工關節等。須視疾病的進展及嚴重程度來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隨著新藥物的研發及手術技術的進步,目前新型的藥物較傳統消炎止痛藥不傷胃,效果較持久且較無副作用,較適合長期使用。另外,利用超音波影像的協助,也大大提升了關節內注射的準確度及效果。微創人工關節手術則縮短了病患的住院天數與復原時間,讓手術後的病患可以盡速回復正常生活。
「我聽說開完刀會一輩子坐輪椅。」「開完刀就沒辦法在務農了,我的田怎麼辦?」「年紀這麼大了,不想開刀了。」陳 先生的疑慮和大多數的患者一樣,就怕刀一開,人生由彩色變成黑白。事實上,由於麻醉技術的進步,配合微創人工關節手術技術,以及手術後適當的止痛與積極的復健,絕大部分的病患在手術後都有滿意的結果,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衛生署台南醫院與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同步,引進新型人工膝關節,並使用全套微創手術技術與工具,手術中依照病人血壓使用加壓型止血帶,並於手術結束時於關節腔進行雞尾酒療法注射。這項技術不但大幅減少失血量及手術時間,傷口也可以縮小至6到8公分 ,也因此大大減輕了手術後的傷口疼痛。病患在手術當天稍晚或隔天就可以下床活動,出院前膝關節可以彎曲超過90度。治療的成果於各大國際骨科醫學會受到肯定,即將於年底發表在骨科的頂尖國際期刊:骨關節手術雜誌(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gery)。負責此項研究計畫的戴大為 醫師表示:過去傳統人工膝關節手術雖有不錯的結果,但需有一道約20公分 的傷口,切開股四頭肌,術後因疼痛而使復健工作無法順利配合進行。復原較慢,也需較長時間的復健治療,致使病人裹足不前,不敢接受手術。這套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新技術改善了這些缺點,不但減輕了醫護人員在術後照護上的負擔,也造福了許多為膝關節退化所苦的病患。
劉院長說,住在非都會區的民眾由於長期醫療資源較匱乏,對於膝關節疼痛的處理仍是以購買民間國術館所提供的藥膏或者是藥房的成藥為主,長期下來不但失去關節保養的先機,往往到了診間時膝關節已嚴重變形。有鑑於此,該分院將開設「膝關節特別門診」,由來自成大醫院及成大醫學工程 博士班的戴大為骨科專科醫師駐診。希望藉由加強民眾衛教,宣導正確的膝關節保養及治療方式,提升台南市偏遠地區民眾的醫療品質。
劉院長表示,,新化分院的「膝關節特別門診」也與成大醫院及台南醫院總院緊密結合,建立便捷的轉診制度。對於須要進一步前往成大醫院及台南醫院總院檢查或者手術的病患,所有手續及時間的預約都可以在新化分院的門診完成,且治療皆由同一骨科團隊負責,免去患者冗長的等待及行政程序。手術後也可以就近於新化分院進行術後復健追蹤,使患者免於舟車勞頓之苦。因此,這一個特別門診可以說是「醫學中心的服務,地區醫院的收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